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与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精神及2025“三农”形势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聚焦2024年精神,就2025年“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5年“三农”工作将继续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重点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以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两大底线任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等与农民增收关系紧密的方面下大功夫。 实现2025年“三农”工作目标,一是要在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调动粮农和主产区积极性上迈出新步伐,二是要在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保障过渡期后政策衔接上实现新作为,三是要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提升“藏粮于地”上提升新标准,四是要在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上取得新进展,五是要在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寻求新突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产业所原副所长姜长云:注重有效对接今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工作 2024年体现了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等政策取向。2024年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重点抓好的九项重点工作,做好今年“三农”工作需要注意有效对接。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2024年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全方位支撑 一是继续优化和完善各种强农惠农支持制度,不断强化农业科技与装备支撑,稳定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端的供给韧性;二是要科学论证和定义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在不断夯实生产端之外,需更加重视供给链的运行效率;四是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农产品出口潜力的挖掘,增加我国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的弹性与韧性;五是粮食安全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中心,重视从需求端进行科学干预与引导,充分借用市场的力量,理顺并持续推动需求导向型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多措并举破解农民增收慢 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快速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当前,破解农民增收慢要多措并举,一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实效性,保障农民获得合理收益;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协同产能提升产业增效,让农民在价值链中更有地位、更多分享增值红利;三是依托“两重”加力、“两新”扩围的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四是调控农业进口,增强农业系统韧性,加快建立农产品贸易与国内生产之间的协调机制,保护农民增收空间。 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鸣:高水平推进乡村工匠培育 一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要补齐乡村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人才双向交流,让老一辈乡村工匠“留得住”、新一代乡村工匠“愿意来”。二是创新构建多元培育机制。各地应当广泛探索政府、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乡村工匠工作站、企业等多方协同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特别是要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兴趣和热爱。三是努力提供多样培训内容。注重将传统技能技艺与艺术设计、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内容适当融合,逐步提高乡村工匠的综合素质能力,培育高水平大国农匠。四是逐步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落实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发挥乡村工匠领军人才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乡村工匠的职称评审,按类型、分层次开展资格认证,增强乡村工匠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办副主任田晓晖:发挥好储备调节 “稳定器”作用 “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是出于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背景下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应有之义。当前全球农产品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变。 面临价格波动预期,为保障供应的稳定性与价格的相对合理性,确保农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通过推动各类农产品储备协同运作,发挥好储备调节的“稳定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唐建军: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亟待完善 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土地整治形成了设施配套、道路通畅、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不仅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缓解了土地细碎化程度,提升了农田产量。在充分保障农户种植利益的前提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了土地流转租金,促进了农户财产性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农业经营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管护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管护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管护措施和手段薄弱,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仍然存在。 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长聘副教授侯玲玲:加强对未来粮食需求的预测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优化粮食作物合理布局、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措施外,还应高度重视农业投入要素的安全问题,例如化肥、农药、水资源和种子安全等。学界应加强对未来粮食需求的预测,特别是在考虑人口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形势等因素下,精准测算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与结构,以需定供。此外,面对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和社会协同,共同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变化规律,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华: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 2025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金融要素的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更有效地瞄准实际生产者,展现出更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减少生产风险、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增量补贴进一步向农业保险倾斜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完善精准理赔机制、优化保险产品体系设计。(来源:光明网)